- 精华
- 0
- 帖子
- 0
- 经验值
- 400
- 注册时间
- 2018-12-25
- 妈币
- 100
      
- 帖子
- 0
- 经验值
- 400
- 注册时间
- 2018-12-25
-
♦♦
-
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
-
♦♦
-
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
-
♦♦
-
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,更懂广州妈妈
|

本人是北方小县城姑娘,98年孤身一人来广州读大学,看房的经历是从大四那年开始说起。
当时,有位远房表叔已在广州工作。当时公务员最后一次分福利房,他在市区分得一套小区两房。当时看到带泳池的新小区和新装修的房子,我暗地告诉自己多多努力,以后在广州能有一个这样的家。
2002年大四实习,华南碧桂园开盘,表叔和几个朋友去看房,也带上了我。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房,上午看别墅,下午看洋房和复式。因为购买意向很浓,有位经理全程陪同解说,让我对房子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。
华南碧桂园是当时的郊区大盘,和市内小区的狭窄空间相比,花园式的视觉效果很震撼。别墅有双拼和独栋,我清晰地记得双拼的价格是80-95万左右,独栋是105-120万左右。别墅区样板房的装修很精致,我第一次看到了衣帽间,巨大宽敞的衣柜、首饰格、鞋柜,让我觉得这才是人生的奋斗目标。后来,表叔下定了一套三房,他有个朋友定了一套别墅。
晚饭时我感叹房子好贵,表叔说了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:你毕业以后工作,再找个男朋友,两人一起挣钱,很快就能买房了。
2002年毕业,我并没有工作,而是继续读研。研一谈了第一个男朋友,就是现在的老公。
2003年非典时期,男朋友有位同事搬新家,邀我们去同和的云景花园吃饭。男朋友当时在天河一家IT公司做销售,他同事在云景买了一套楼梯2房,孩子出生后又贷款买了电梯小三房。
记得那天是个周末,公交车上人非常少,几乎都带着口罩。车站就在云景花园的门口,迎面而来的是一块巨大的红色横幅:电梯新房,2999元/方。当时买房的首付极低,甚至可以零首付。从同事的家出来,我们就被一位中介拦住了。非典期间楼市极为惨淡,中介要到马路上找客。
时间还早,我们就跟着中介看了两套二手房:一套是楼梯顶层复式,毛胚房,总价接近30万;另一套是楼梯三房,带装修,总价接近20万。当时男朋友对看房还没有一点概念,也算给他普及一下知识。
时间一晃到了2005年,研究生毕业后我到东风路上一家事业单位工作,工资始终不高不低,但胜在稳定,还可以为我和未来的孩子落户,小学学位也很好。
2006年,和男朋友结婚时,尚没有“裸婚”这个词。上午去东山区民政局领证,中午麦当劳,下午看场电影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,我就这么简单地嫁了。
后来,东山区撤销,并入大越秀。
05-07年,同学、同事和朋友们扎堆结婚,陆陆续续都买了房子,大部分在郊区。我们参加了各种入伙、婚礼,顺带看房和了解行情。记得东到金碧花园,西到金沙洲,南到番禺,北到石井。
07年,我们买房提上日程。一是我怀孕了,二是看着房价逐步上涨,有点着急。当时首付凑到18万,我爸妈另给嫁妆12万,一共30万。咨询表叔,他在华南碧桂园住了几年,感到上班通勤各种不便,正准备在市区内再买房。所以旗帜鲜明地告诉我:市中心,交通方便,地铁口,学位房。
看房初步圈在东风广场、锦城花园、东山口、五羊新城,但1万+的房价令我们始终下不了手。最终极偶然地买在天河公园西门的花园小区,只看了一次,便喜欢天河公园的环境和周围安逸的住家气氛。
70平房,电梯两房,均价8000/方,贷款20万。交易完成后卖房的夫妻告诉我:孩子读小学,置换买了越秀的学位房。
当时的天河公园板块还没有火,人少,安静,属于价格洼地。几年后,新建了很多新楼,天府路开始堵车,房价开始飞速上涨。
老公在后方稳定后,开始了第一次创业。努力了两年,几乎没往家拿回一分钱。我一个人的工资养家养娃还贷,十分吃力。撑不下去后,又开始IT狗的打工生涯。
习惯了节俭度日,到2011年,我们手上又攒下几十万元。于是在附近小区又贷款买了一套电梯两房,均价2.8万,贷款80万。和父母分开住,双方都舒心。
老公始终按捺不住一颗要创业的心,12年又开始折腾。不过这次非常谨慎,选择了好的产品和合伙人。过程依然非常艰辛,但公司逐步开始盈利了。
30岁左右的年纪,我们很能吃苦,完成了人生的各种积累,尤其是知识储备。我边工作,边带娃,边读博,拿到了博士学位,在单位站稳了脚跟。
2013年,陪一个好朋友去东风广场看房,她孩子想读东风东小学。和她细聊,我才发现单位户口配套的小学是市一级。于是,我也开始关注东风东小学的学位房。一来离单位更近,二来听说将要放开独生子女二胎,一套房可以供俩娃上学。
原计划是卖二(天府路)买一(东风广场或锦城花园)。但很快,中介告诉我有一间四期的45平方,一房一厅,180万,带租约急卖。
虽然比市场价低了10万,但要求一个半月内付齐款。后来中介又砍掉2万元,我更动心了。计划赶不上变化,我们相继办理了旧房产转名腾名额,旧房产提前还贷和抵押贷款,新房产交易,借钱,公证,商业贷款等等。终于,房产证到手,一家人的户口迁到了东风广场的小房,孩子顺利读了一年级。
直到2017年,我们一直在东风广场租房。二宝出生后,租房各种不便,于是又开始看房。
这时老公的公司已小有规模,我们初步实现了“菜场自由”,买菜只看菜色,不用再比较价格了。2017年房价大涨之际,出手了一套东风广场三房,用我堂弟的名额全款购买。我们住三房,父母住一房一厅。
现在东风广场两套房自住,天府路两套房放租。回望这些年,一直在买入,没有卖出,因此飞涨的房价都是纸上数字。而这些年每一套买入的时候都是刚需,并没有投资的想法,也不太在意涨跌。
未来计划等天河公园地铁开通后,卖出天府路两套房,加点钱置换一套近郊别墅。因为,我始终没有忘记大四那年,在广州的第一次看房,碧桂园里的花园别墅。
至于房价,我希望能跌。因为,跌的越多,换房成本越低,我的别墅离市区越近。
对我家而言,房子始终是用来住的。我们一步一个脚印,全靠努力和奋斗,日子过得充实又踏实。
2018,我来广州整整20年。用一首东坡先生的词来形容最为贴切:
万里归来颜愈少。
微笑,
笑时犹带岭梅香。
试问岭南应不好。
却道,
此心安处是吾乡。 来自[广州妈妈Android版] |
-
总评分: 经验值 + 400
妈币 + 100
查看全部评分
|